书白给村民提了个醒,让他们小心防范可能要发生的旱灾,至于人家听不听,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,总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不是?

村长和李德光走后不久,村里就响起了锣声,让各家各户的当家人速去李家祠堂,书白猜测是要说干旱的事,他就没去,结果李德光又跑来请他,还让他把那本农书带上,说服村民需要强有力的证据才行。

莉娘关了门,跑到后院观察高粱的生长情况,菜地里的黄瓜豆角都到了尾茬了,高粱也终于要结穗了,目测这天庭种子就是与众不同,穗子结得老大,颗粒比不上原种,但也比现实中的寻常高粱要大一倍。

莉娘有点发愁了,这高粱拿出去会给家里招祸的呀,怎么办呢,继续当种子再种一季?也许第二季高粱米会再变小一点?

她觉得这个法子是行得通的,记得爹爹曾说过,当初玉米种子刚从番邦过来时,也是长得老大,后来种着种着它适应了土地和气候就慢慢变小了,从第三年开始那个头才稳定下来,像黄瓜豆角的头几季也是个头很大的。

看来,想要这高粱马上变成钱是不可能的了,目前还得靠卖活鱼和鱼干弄钱,再有两年,兄长出了孝就要考举人,到时各处打点还有考试费用,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。

莉娘把最后几根黄瓜和豆角全摘了就拔秧整地,家里有井,还有天庭水,不愁没水浇地,赶紧再种一茬蔬菜也好防备万一。

等书白集会回来,几垄菜地都光溜溜的了,他换了一身旧衣裳就接过锄头翻地,同时和莉娘说了说集会上的事情,不出所料,有人赞同拉水浇地,有人愿意等天水,反正村长说了,听不听在个人,后果自负。

小弯村上百户人家,有牛的不超过十户,这要拉水浇地确实也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,何况人家的牛不能给你白使啊,得出钱租。

好多穷苦人家舍不得租牛,全家出动人工挑水,到了半下午天气阴凉了些,河边那叫一个热闹,好上下的地方满满的都是挑水的人,最偏僻的村尾莫家都能听到吵嚷声。

清源蠢蠢欲动,老站在门口向河边张望,小娃现在吃得好睡得好,身上长了不少肉,精神头足了就在家呆不住了,老想找小伙伴玩儿。

“二姐,他们在河边干什么呀。”

“他们在挑水浇地呢。”

“那咱们也去浇地吧。”

“噗,清源忘记了?早上咱们就浇过地了,再浇玉米要淹死啦。”

“啊?那,那咱们去帮小福哥浇地好不好呀。”

莉娘连连摇头,这小娃关不住喽,可村里乱糟糟的,也不好带他去玩,就拌了一小盆鸡食叫他去喂小鸡,总算把他给打发了。

晒得半干的黄瓜条和豆角搬进厢房,莉娘盯着墙角的几口大缸出神,出来后去找兄长商量,想再进城卖鱼干,得了钱换成粮食,这样就是发了旱灾也不怕。

“咱们这地界人杰地灵,金水河历史上从没有干涸断流的现象,不过地里欠收,粮食涨价是一定的,早做打算也好,反正粮食藏好了也不会坏。”书白思索着说给莉娘听,也是说给自己听。